返回 >>

弘顺视角 | 解读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》:机遇与行动并存

行业资讯2025-08-26

近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》,系统梳理了2024年行业发展成果,并对2025年趋势作出前瞻展望。作为深耕储能领域的企业,弘顺电储深刻认识到,政策红利、市场需求与技术革新正共同推动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我们结合自身实践,对报告核心要点解读如下:

一、政策引领:新型储能上升为国家战略

报告指出,2024年“发展新型储能”首次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《能源法》明确“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”,国家层面政策体系持续完善。省级层面,容量租赁、现货市场、辅助服务等机制创新不断,为储能项目盈利模式打开空间。

弘顺行动:我们积极响应政策导向,聚焦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场景,通过“光储充一体化”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峰谷套利、容量电费管理,已在广东、江苏等地落地多个示范项目,充分享受政策红利。

二、市场爆发:装机规模翻番,应用场景深化

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/1.68亿千瓦时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20倍。独立储能、共享储能占比近46%,新能源配储占比42%,调用效率显著提升(年均利用小时数911小时)。

弘顺行动:我们以“工商业储能一体柜”“户用储能一体柜”为核心产品,适配水泥顶、彩钢瓦、光伏车棚等多场景,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。2024年,弘顺储能系统平均调用效率超行业均值,助力客户降本30%以上。

三、技术突破:多元化路线加速落地

报告强调,锂离子电池仍占主导(96.4%),但压缩空气、液流电池、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加速示范。大容量电芯、构网型储能、智能温控等创新推动系统成本下降。

弘顺行动:我们坚持“安全+高效”双轮驱动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路线,搭载智能BMS与液冷技术,保障系统安全与寿命。同时,密切关注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,预留技术升级接口,为客户提供长期价值。

四、产业升级:供应链优势巩固,出海机遇显现

2024年我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达2.6亿千瓦时,占全球份额超40%,产业链成本持续优化。报告提出“巩固产业优势地位”,鼓励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弘顺行动:依托珠三角产业集群优势,我们整合优质供应链资源,实现储能系统成本同比下降25%。2025年,弘顺将加速海外市场布局,重点开拓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,输出中国储能解决方案。

展望2025:弘顺的承诺与行动

报告预测,2025年将是新型储能“规模化应用”与“市场化机制完善”的关键之年。弘顺电储将:

  • 深化场景创新:针对工商业园区、充电站、微电网等场景,推出定制化储能系统;

  • 强化技术储备:联合高校院所攻关长时储能、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;

  • 拓展生态合作:与电网、光伏企业共建“光储充”生态圈,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。

结语:新型储能已从“商业化初期”迈向“规模化发展”。弘顺电储将以政策为帆、以技术为桨,携手合作伙伴,共同书写绿色能源新篇章!

```